以案说法 | 用人单位怠于办理退工手续,劳动者追责要及时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在发生此类纠纷向用人单位追责时,也要注意仲裁时效。

案件概述

2002年9月1日,高某进入A公司担任销售一职,双方每年9月份均签订一份小时工合同,合同均载明“本合同为无固定期限合同”。合同中还约定,A公司每三个月对高某进行一次工作绩效评估,如高某不能完成公司规定的工作绩效,则合同自动终止。
 
2005年5月,A公司认为高某业绩不达标,双方遂于2005年5月31日终止了合同。
2007年11月18日,高某偶然得知A公司一直未为其办理退工手续、未封存社保账户,致使其一直处于失业状态。
 
高某遂于2008年1月10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A公司补偿其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10日期间未办理退工,致使其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1万余元。。A公司得知高某申请劳动仲裁后,于2008年1月16日为高某补办理了退工及社保账户封存手续。
 
A公司认为: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后,A公司开具了退工单,也通知高某领取,并以邮寄方式将退工单送至职介所,由职介所负责办理退工手续,但职介所未予办妥。公司无法出具将退工单邮寄职介所的相关证据。
 

高某认为:双方劳动合同早在2005年5月31日便终止,但A公司直至2008年1月16日才为其补办了退工及社保账户封存手续,期间高某一直处于失业状态,但未能享有失业保险待遇,A公司应当赔偿其不能享有失业保险待遇损失。

 

 

裁判结果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于2008年7月22日作出(2008)卢民一(民)初字第1140号民事判决:一、A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支付高某延误退工的损失人民币856元;二、仲裁费人民币300元,由高某、A公司各负担人民币150元。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合同的,应在七日内办妥退工登记备案手续。A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实2005年6月为高某办理了退工,因此,高某因延迟退工,导致高某延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应当对高某承担赔偿责任。高某于2008年1月10日提起仲裁,因此,高某主张2005年6月1日~2007年11月10日期间延迟退工损失的请求,已超过申请仲裁时效,本院对此不予支持;对于2007年11月11日~2008年1月10日期间延迟退工的损失,本院予以支持。

 

律师建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五)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发生的纠纷......”故,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怠于配合办理社保手续导致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向用人单位追责时,也应当在“一年”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内申请仲裁。
 

案件索引

案号:(2008)卢民一(民)初字第1140号

 

 

(以上内容部分改编自alpha系统提供的案例,感谢原作者上海黄浦区法院邹靖宇)

                                                                                                                                                                 

上海家企安律师事务所

业务团队  本团队服务过的客户包括上市公司、大中型国有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实控人和高管,服务内容包括【诉讼代理】:各类合同纠纷、劳动争议、股东纠纷、债权债务、知识产权纠纷、破产申请、强制执行等;【非诉服务】:常年法律顾问、劳动人事顾问、合同顾问、市场监管顾问、合伙人股权设计、员工股权激励、不良资产处置、投融资计划、上市公司治理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成功案例,可以为客户提供企业和家业一站式法律服务。

 

联系电话:18516235177     

邮    箱:fbg@fbglawyer.com